|
施工平面布置 施工平面布置是在擬建工程的建筑平面上(包括周圍環(huán)境),布置為施工服務的各種臨時建筑、臨時設施及材料、施工機械等,是施工方案在現(xiàn)場的空間體現(xiàn)。它反映已有建筑與擬建工程間、臨時建筑與臨時設施間的相互空間關系。布置得恰當與否,執(zhí)行的好壞,對現(xiàn)場的施工組織、文明施工,及施工進度、工程成本、工程質(zhì)量和安全都將產(chǎn)生直接的影響。 1 施工平面布置的內(nèi)容 ⑴ 施工場地狀況:包括施工入口、施工圍擋、與場外道路的銜接;建筑總平面上已建和擬建的地上和地下的一切建(構)筑物及其它設施的位置、輪廓尺寸、層數(shù)等; ⑵ 生產(chǎn)及生活性臨時設施、材料及構件堆場的位置和面積; ⑶ 大型施工機械及垂直運輸設施的位置,臨時水電管網(wǎng)、排水排污設施和臨時施工道路的布置等; ⑷施工現(xiàn)場的安全、消防、保衛(wèi)和環(huán)境保護設施; ⑸相鄰的地上、地下既有建(構)筑物及相關環(huán)境。 2 施工平面布置的原則 ⑴ 在保證施工順利進行的前提下,現(xiàn)場布置力求緊湊,以節(jié)約土地;市區(qū)施工時,臨時性占道應得到批準。 ⑵ 臨建設施的布置時,不占用擬建工程的位置,避免不必要的搬遷。 ⑶ 各種材料、半成品、構件應按進度計劃分期分批進場,盡量布置在使用點附近,或隨運隨吊。縮短工地內(nèi)部運距,減少場內(nèi)二次搬運。 ⑷ 臨時設施的布置應有利生產(chǎn)、方便生活。 ⑸ 充分利用原有或擬建房屋、道路,盡量減少臨時設施的數(shù)量,降低臨時設施費用。臨時建筑采用活動房。 ⑹ 符合勞動保護、技術安全、防火要求。 3 施工平面布置的步驟 3.1 決定起重機械位置 起重機械的位置直接影響倉庫、堆場、砂漿和砼攪拌站的布置。應先決定起重機械位置。 井架、龍門架等固定式垂直運送設備的布置,主要是根據(jù)機械性能、建筑物的平面形狀和大小、施工段的劃分、施工道路及材料輸送量而定。一要充分發(fā)揮機械效率,二使地面、樓面上的水平運距較短,同時使用方便、安全。 當建筑物高度相同時可布置在施工段分界點附近;當高度不一時可布置在高低并列處。可使各施工段上的水平運輸互不干擾。 3.2 布置攪拌站、倉庫、材料和構件堆場 攪拌站、倉庫、材料和構件堆場應盡量靠近使用地點或布置在起重機的回轉半徑內(nèi),并兼顧運輸和裝卸的方便。 ⑵ 采用不同起重機械時的布置 ① 當采用固定式垂直運輸設備時,倉庫、堆場、攪拌站位置應盡可能靠近起重機械,以減少運距或二次搬運。 ② 當采用塔式起重機械進行垂直運輸時,堆場位置、倉庫和攪拌站出料口應位于塔式起重機的有效起重半徑內(nèi)。 ③ 當采用無軌自行式起重機械進行垂直和水平運輸時,其攪拌站、堆場和倉庫可沿開行路線布置,但其位置應在起重臂的****外伸長度范圍內(nèi)。 ④ 當澆筑大體積基礎砼時,攪拌站可直接布置在基坑邊緣以減少運距。 ⑤ 加工棚可布置在擬建工程四周,并考慮木材、鋼筋、成品堆放場地。 3.3 布置運輸?shù)缆?BR>現(xiàn)場道路應量利用永久性道路,或先建好永久性道路的路基供施工期使用,在土建工程結束前鋪好路面。道路要保證車輛行駛通暢,最好能環(huán)繞建筑物布置成環(huán)形道路,路寬不小于3.5m。 3.5 布置水電管網(wǎng) ⑴ 施工臨時用水從業(yè)主指定地點接入,場內(nèi)管網(wǎng)沿施工用水點敷設,管徑須經(jīng)計算確定。供水干管道宜采用暗敷法埋置于地下,若系高層建筑,應考慮高壓水泵加壓供水。室外消防栓沿道路布置,且距建筑物≮5m,距道路≯4m,消防栓管徑≮100mm。為防止供水意外中斷,現(xiàn)場應設置簡易蓄水池。 4 施工平面圖管理 施工平面圖管理是保證工期、質(zhì)量、安全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。加強施工現(xiàn)場管理對合理使用場地,保證現(xiàn)場運輸?shù)缆贰⒔o水、排水、電路的暢通,建立連續(xù)均衡的施工秩序,具有重要意義。 |